具有“冗余容错功能”和“热插拔修复技术”是模块化UPS的两个最根本的特征。因 此模块化UPS就是UPS冗余并机系统体系结构的集成化和模块化过程,模块化程度的髙低 直接反映了模块化UPS的性能和先进性。所谓模块化过程,就是把UPS冗余并机系统的各 个组成部分按照1.7. 2节中讲到的“模块化特征”要求进行重新组合、集成,并在物理结 构上做到可拔插安装修复。 根据模块化特征的要求,在UPS冗余并机系统的模块化过程中,应掌握两个原则: (1) 应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和故障率相对高的环节在物理结构上组成独立的模块,以 达到通过冗余配置提高可靠性和可快速插拔修复的目的。 (2) 组成的模块应是“具有定义明确的独立功能和可独立运行的单元' 在结构上可进行重 组,使其可“整体安装、拆卸、更换、移动' 并尽可能把相同的单元做“冗余并机”配置。 UPS冗余并机系统向模块化转变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 是模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模块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模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模块 化UPS的性能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综观当前各个厂家和型号的模块化UPS产品的实际情况,根据模块化程度和体系结构 的差别分类大致有6种类型,如图3. 48所示。应该说这些结构形式的模块化UPS都符合模 块化特征,因此,这些产品都是模块化UPS。 图3. 48中给出了可模块化的8个基本元素:物理框架、机架式UPS、UPS功率模块、 冗余控制模块、共用电池组(电池模块)、共用静态旁路、配电背板、一体化配电系统。仔 细分析一下这些基本元素的功能,即可比较出各种体系结构模块化UPS的模块化程度和性 能的优劣。 1.物理框架 所有模块化UPS都有一个完整的物理框架,用做整个系统的物理支撑,冗余并机系统 不再是分离的UPS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现场组装搭建,而是组成一个完整的物理结构。 该物理框架包含的功能部件有: (1) 并机系统的物理支撑; (2) 并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 (3) 并机系统的输人/输出母线排; (4) 各种模块拔插装配件; (5) 并机系统的工作状态显示和操作面板。
|